走向新时代

期次:第2884期       查看:135

  第二节 产业新基地建设
  为适应铁路发展的新要求,尽快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国家和当时的铁道部高瞻远瞩,作出了科学决策,按照国务院“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戚墅堰公司与美国 GE 公司合作生产交流传动大功率内燃机车和谐 N5,同时提出“把企业建设成为 ‘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内燃机车研制基地。”
  公司在丁剑路南、戚机厂北新征地 125933 平方米(约190亩),报常州市规划局批准公示的方案中总用地面积为 269250平方米,用于机车产业化提升项目新基地(以下简称“新基地”)的建设。2008 年 12 月 23 日,南车集团正式确定该项目机车部分立项,项目总投资20000 万元(实际投资35000 万元)。
  2009 年 5 月 18 日,新基地建设正式开工。要在一片杂草、碎石中,用一年的时间建造包括第一、第二联合厂房、水阻、静调、喷漆厂房、机车涂装库、机车回修棚、模块化预处理厂房等房屋建筑。这样大的项目工程,就像一张铺开的巨型画卷,处处体现着妙笔生花的“大智慧”。“大智慧”处处有体现。公司成立了项目指挥部,以公司总经理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以精益理念指导生产线布局;每周召开两次在工程现场召开的工程项目协调例会,不定期召开专项会议等等。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公司将所有工程项目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调配,总体控制,尽可能节约投资,做到钱该花则花,能省就省。2009 年 2 月 12 日,公司和常州市戚区检察院联合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开展“建优质工程、育优秀干部、树优良形象”活动,成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各种措施确保新基地建设成为廉洁工程。
  公司从工程进度、质量、外事协调等各个方面实行全方位监督,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实行旁站监理,以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
  公司新基地项目原设计方案基本沿袭了以工序为对象的传统布局方式。“机车产业提升的不只是 ‘外壳’,重要的是内在的管理,生产组织的流畅。决不能 ‘穿新鞋,走老路’!”公司领导层统一了思想,提出了应用精益生产的原理合理布局的要求。按照“产品加工向前移,不回头,少交叉”的原则,公司组织对原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合理决定生产单元的位置以及在制品储存点所产生的物流路线,确保车间与车间形成“一个流”;工序与工序形成“一个流”。
  2010年6月11日,戚墅堰公司新基地。
  “滴……”随着一声起吊的哨响,天车吊钩缓缓下落,和谐 N5 型 0302 号机车转向架平稳地安放在转向架交检线上,四周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300 多个日日夜夜与时间赛跑,所有的艰辛在这一刻尽情释放。
  一连串的数字展示着新基地“硬实力”:公共作业区东西宽 133 米,南北长193 米,土地面积25669㎡,承担着机车的表面涂装、交车、试验、上油、上水以及回修工作,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内燃机车公共作业区;涂装区设置了 18 个车位(台位),从打磨、喷油漆、刮腻子、喷面漆,到烘干完成涂装作业,采用了国内先进的电脑控制,加热、通风、废气达标排放的喷烘房,工艺、节能、排放三个指标衡量,达到了国内先进同行的水平;上油上水区域设置了微电脑控制各种机油品冷却液添加、计量、处理、再使用的全过程管路系统;试验区分加载试验、静态试验两个区域,建了一个水阻试验台位,二个自负荷试验台位,采用了全封闭试验降噪通风处理系统,适合机车的大负荷试验要求及 II 类环评噪音的排放标准;回修区域设置了 20 条铁路线,40 个存车位,7 条标准地沟,4 条普通地沟,建造了起层有12m 高,带有18 个通风排烟气楼的现代化回修棚;和谐型机车总装精益生产线,是新基地打造的一个“亮点”,也是整个机车新造的主线。工艺布局按“一个流”的方式进行工艺流程设计,生产组织方式按工位进行组织,形成节拍化流水生产组织方式,以机车总组装为主线,拉动各模块、车架区域、子组装、配件制作、转向架组装生产 JIT 物料配送,精益线的效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和谐N5 机车的生产从启动之初的两天一台车提高到现在两天三台车的产能,生产效率提升了1.5 倍。(内容有删减,未完待续)